白云区永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热线:020-66319120(总机)

冒着生命危险吃蘑菇?超级玛丽可不干这种事

发布时间:2021.03.17 14:46:10    作者:peng   

当前,已进入春季,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各种菌类进入生长旺盛期,也是误食有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


最近是野生菌生长的旺季,看到了鲜美的菌子,吃货们都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大吃一顿。但是!吃野生菌是有风险的。就在去年七月,云南就有一位姑娘因为吃菌中毒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还说看见了小人、云彩、小精灵。被好友拍下后上传到网络,结果登上了微博热搜。竟有少部分的网友留言说要网购一些回去体验一下这种奇妙的感觉。小编先在这里提醒各位,因为有趣和好奇而在旅游或网络上购买的菌子,一定不要轻易尝试,严重会导致肾衰竭,甚至威胁生命。即便幸存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许多毒蘑菇的外表同可食用蘑菇相差无几,比如正红菇与毒红菇,仅凭肉眼分辨,极易混淆。将无毒的蘑菇鉴别出来,对于“新手”来说并非易事。

之前,广州市疾控中心就推出预防毒蘑菇中毒的科普文章。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


如何区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

蘑菇形态千差万别,对于非专业人士,无法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能够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区分开来。



一些民间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可靠吗?

民间一些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不可靠,主要有以下一些误区:

①“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如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都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纯白色的。

②“蘑菇跟大蒜、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这些东西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变黑。  

③“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毒”。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和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毒的鹅膏菌经口喂养小白鼠,小白鼠都不会死亡。

④“受损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受损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损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⑤“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蘑菇是否有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那究竟如何才能预防蘑菇中毒呢?

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若是在野外见到蘑菇蠢蠢欲动,可以选择掏出手机,让度娘代替你“”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 世界上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菌种类多达400 多种, 我国毒菌有 200 多种, 广东已知毒菌则有 100 多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广州:

①蘑菇中毒在同期发生食物中毒中的死亡占比极高,可见毒蘑菇中毒危害之大。

②蘑菇中毒集中发生在3-9月。3月是致命白毒伞的生长旺季,导致人员死亡的中毒事故主要都集中在3月。8、9月广东地区雨量充沛,适合野生蘑菇生长,是中毒事故升高的主要原因。

③发生中毒的起因多为随意采食蘑菇。同样的,通过网络购买蘑菇干制品也有可能误食毒蘑菇。

2016年5月9日,广东某地,5名外来务工人员因误采、食用裂皮鹅膏菌,导致5人均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

此类事件年年都有发生,正是这些事件提示我们,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远离毒蘑菇的几个建议
不采摘

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深林野迹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大家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买卖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尤其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旅游时更是如此。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双节期间,是网络购物与旅游购物高峰,不排除喜欢购买蘑菇干制品的情况。蘑菇品种繁多,鉴别困难,干制后的食用蘑菇更难通过经验与毒蘑菇甄别。干制蘑菇品种常常导致供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在收购、消费中鉴别困难,误用,误吃经常发生。

不食用

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预警宣传

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前往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误采误食毒蘑菇。


近期毒蘑菇中毒风险提示:

目前旅游购物、网络线上购物成为市民日常购物常态,国内多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是食用真菌主要产区,品种多且美味,深受市民喜爱。毒蘑菇鉴别困难,线上销售蘑菇商家监管困难,毒菌导致的胃肠炎型散发病例发现困难。线上购物导致毒蘑菇中毒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仍可能对我们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1]马林虹,邓璇.远离毒蘑菇(下)[J].湖南农业,2019(09):41.

[2]马林虹,邓璇.远离毒蘑菇(上)[J].湖南农业,2019(08):39.

[3]倪锡河,张泽武,黄琼,张巧利,叶新,张萌,邓旺秋.广东省首起误食剧毒裂皮鹅膏菌所致食物中毒死亡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01):109-112.

[4]刘建平,刘于飞,袁俊,李美霞.2007-2011年广州市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09):992-994.

[5]习文江.春季谨防杀人不见血的野生毒蘑菇[J].广东科技,2007(05):42-43.

[6]毛新武,李迎月,何洁仪,景钦隆.广州市2000~2005年蘑菇中毒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01):166-167.

参考文献:


来源:广州疾控i健康